当交通事故不幸发生时,行车记录仪能实时记录车辆行车状况,及时捕捉还原交通事故过程,可以避免在行车碰撞过程中,双方相互争辨的现象发生。

倘若错不在于你,行车记录仪摄录的画面肯定是最重要的证据之一,从最近“8少年骑士被撞死案”引发的事件,让大家意识到行车记录仪的重要性,如果没有录到关键的肇事画面,造成车祸后续的责任追究,以及理赔权益无法保障,可能会因而影响到驾驶者自身权益,这时安装行车记录仪就相当于买了一份保险。

▲杨国豪
来自DM Dasher行车记录仪业者杨国豪受访时指出,行车记录仪是重要的取证工具,大马路上车多繁忙,不时发生交通事故,如果装上一部行车记录仪,万一遇上意外或碰撞,可以翻查影片,厘清责任、保险索偿,或是追讨赔偿,同时可以保障自己和其他人。
他坦言,在行车的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是不可避免的,如果真不幸遇上了,能通过相应的视频来证明自己清白,这时行车记录仪就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不想因小失大,但又不是行车记录仪专家,该怎么选择合适的款式呢?杨国豪建议,在选购行车记录仪时,解像度、拍摄视角、预警测速、支援手机App等,这几项功能必须考量在内。
解像度
行车记录仪基本功能是尽可能如实的记录行车情况,因此,镜头的解像和清晰度,毫无疑问就是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参数之一。

一般入门版行车记录仪解像度至少要有1080p全高清画质或以上,拥有越高解像度,拍出来的影片越清晰,这有助于白天或夜晚都能清晰录制事故现况或车牌。当然,也有些价格较高的旗舰版提供有4K解像度画质,这视乎车主的预算选择,但要留意的是,高解像度影片占用的记忆容量较大,车主需自己购买容量较大的外置记忆卡。
镜头
行车记录仪有单镜头、双镜头以及搭载荧幕三种款式,如一般平价单纯记录行车状况,选择单镜头已足够;若想全面覆盖前后驾驶状况,则建议选择前后镜头款。
另外,行车记录仪镜头和相机的感光元件原理一样,影像感应器的尺寸越大,便拥有越高的像素,可从镜头接收更多光线,图像效果便越清晰,晚间拍摄的杂讯也越低。

广角拍摄
行车记录仪最主要功能就是要还原事发全貌,因此广角镜头是必须配置的。若在行车时与左右车辆发生碰撞纠纷,却因行车记录仪的角度不够广,没有拍到撞击画面,那便很难厘清责任了。
因此,镜头至少需拥有140度广角拍摄,这是很多款行车记录仪的标配录影角度范围。

支援App
如果支援App,车主除了可透过WiFi连线操作浏览影片和设定功能,最大好处是可随时下载影片,提供另一个储存备份保障,以免行车记录仪在交通事故撞坏了,而导致影片记录被摧毁。

预警测速功能
除了雷达测速预警等功能,大部分行车记录仪已具备停车监控自动录影功能,例如车主在停好车后,只要前方有人经过,或有移动物体,甚至有人试图靠近你的车,记录器就会自己启动录影。
至于碰撞感应功能,若停车后遭到撞击的那一瞬间,系统感应震动后,会即时启动录影功能。

行车记录仪普及,那也是一件好事,透过监控录像记录回放,事故责任一目了然,交警处理事故快速准确,既可快速撤离现场恢复交通秩序,又可保留事发时的有效证据,逐渐营造出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。
同时,司机也不敢随便违规行驶,事故发生率相信也会下降,而肇事车辆也会被其他车辆的行车记录仪摄录下来,交通肇事逃逸案将大幅减少。